“还”还是“还”?
古语有“一字千金”一说,而北京朝阳区法院曾经审理的一起奇怪的案件,却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说法。
1997年9月15日,林某骑自行车时被刘某驾车撞伤,经交警部门调解处理,刘某赔偿林某医疗费8700元,并在欠条上注明欠款数额和日期。1998年5月13日,刘某到林某家还款时,在欠条下方写下“还欠款捌仟柒佰元整”,但未签名。后林某索要欠款时,因刘某称已还款8700元而发生纠纷。林某诉至法院,请求追回尚欠赔偿费8700元。
因欠条上写的“还欠款捌仟柒佰元整”的“还”字是多音字,而争议的焦点就在这个字上,究竟是“hái”还是“huán”?林某提供不出充分的证据。8月28日法院只得作出驳回其诉讼请求的判决。
汉字博大精深,多音多义,奇妙多多,无论是契据书写还是日常行文,准确用词遣字都是不可忽视的。
施氏食狮史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曾巧妙运用中国汉字一音多字的特点,写过一篇有趣的《施氏食狮史》的故事。全文如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是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虽然这则故事本身十分荒诞,然而,赵元任以精炼的文笔,把故事讲述得如此完整有趣,实属不易。其构思之精巧,用字之讲究,令人折服。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