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孩子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幼小衔接的准备不可忽视。 01 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上学 小学和幼儿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从以玩为主过渡到开始进入正规化的学习,班级里也不再是好几个老师带着二三十个孩子玩儿,诸多的变化首先引起的是孩子心理上的不适应,所以,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是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家长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可以经常以正面性的语言描述小学的生活,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到小学里面转一转,提前熟悉下校园环境。 02 安全教育要做在前面 入学后,孩子的安全问题是家长应该首要关注的事,如游戏安全,及早吩咐孩子课间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接送安全,要事先同孩子约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家长没来时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别人走;饮食卫生安全,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自己的杯子喝水等。 特别要关照孩子,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任何人不得冒犯。 03 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 相比幼儿园的宽松快乐,小学的生活一下子紧张了许多,家长在暑期应该调整孩子的作息,按照小学的普遍进校时间推断孩子的起床时间,而且要逐渐缩短孩子的午睡时间,把孩子的生物钟慢慢调整过来。 04 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幼儿园里尽管也有很多规则,但是相对宽松。进入小学可不一样了,孩子们需要遵守更多的学校规则、社交规则等等。 05 渐渐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小学新生中经常可以见到孩子不会穿鞋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和文具,有的甚至连文具盒都打不开,很容易受到同学嘲笑而造成心理压力。 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帮孩子一起寻找原因,事后可以和孩子交流解决事情的心得体会等等。 06 将学习与游戏巧妙结合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多学点小学的知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方式不对,会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反而得不偿失。 在暑期,家长可以把想让孩子学习的内容融合到游戏以及亲子共读中,让孩子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07 和孩子一起模拟训练 这样的“模拟常规训练”包括上学带齐学习用品,准时到校;听到铃声响走进课堂,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把书包放进课桌里;老师来到教室时,起立向老师问好;上课注意听讲,发言先举手等,反复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08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中,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固定的学习地点,重在安静、整洁;准备高度适宜的桌椅,椅子高度以孩子的双脚能平放地面为宜;桌子高度正好在孩子坐下后的心窝高度。 让孩子参与进来,选择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感受“要上学”的喜悦。 09 带孩子多出去走走 幼儿园里,老师更像是妈妈,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老师的关注;但是小学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更多围绕在教学内容、课堂纪律、课后作业这些方面。 在暑假,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见面,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还要鼓励孩子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增强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10 建立一个入学小档案 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学会介绍自己,会写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记得家庭地址、父母单位、生日;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入学个人档案,让老师看到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和家校共育的希望。 小升初 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存在不小的差异,孩子的身心发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过渡,他们可塑性逐渐变大,也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最佳时期,更是为以后发展创造条件的重要时期。 从小学到初中,除了学习节奏变得更快以外,学科也变多了,课程多而且难度深成为很多孩子不适应的方面,所以孩子在踏入中学校园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快速地适应初中生活。 01 帮助孩子做好心态调整的准备 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年龄段,很多孩子在初中阶段开始进入青春期,思想寻求独立、自由而变得敏感,所以放松心态、积极应对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心理状况,经常和孩子沟通。 进入初中之后,孩子的思想有很大变化,家长朋友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支持他的,不要用急迫的态度和孩子谈心,而是让孩子在自然的氛围中讲出心中的喜怒哀乐。 02 加强体育锻炼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身体,将很难应对中学阶段繁重的功课。而且,现在中学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因此,尤其是在小升初的转折阶段,更不能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 03 鼓励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优秀读物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小升初阶段,阅读的深度和品位等都和小学阶段有所不同,在阅读兴趣方面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为家长,要继续引导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优秀读物。较好的办法是家长陪伴孩子共读好书,巩固孩子的阅读兴趣。 04 新学期开始前,做好预习功课 在这个暑假,孩子需要提前预习初中的学习内容,可以减轻孩子进入初中后接受新知识的压力,预防孩子上了初中跟不上老师的教学,产生挫败感而影响接下来的学习激情。 孩子可以看看每节课都讲什么内容,提前列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05 教孩子学会课堂上记笔记 在这个暑假,孩子一定要养成边听、边记、边想、边记的好习惯,提前练练笔,只有这样,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吸收、更好地运用。 06 多学一些技能,做一些家务 鼓励孩子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技能,如游泳、羽毛球、乐器等,作为孩子学习之余的调节剂,让孩子的业余生活不枯燥。 07 学习态度上的准备 初中课程数量变多,难度增大,因此学习状态与小学会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需要在假期提前了解初中的学习状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状态;作为家长也要表明自己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态度,对待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等,因为你的一举一动会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 08 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辅助学习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孩子掌握一些学习工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思维导图就特别适合孩子在阅读、预习新课、复习备考、记笔记、订计划等。 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学习工具,比如大词典、辞海等,这些在中学阶段都是重要的辅助学习工具。 09 教会孩子管理好时间 由于初中阶段功课较多,如果孩子能够做到有效管理时间,将在学习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时间具体化,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计划,把需要完成的任务借助清单罗列出来等。 10 指导孩子做好学习规划 在小学阶段,孩子对于家长的依赖性是很强的,上了初中这种情况就要发生改变了,但有的孩子可能在这方面没有太强的自律性,家长不盯着就不知道学习,导致成绩下滑很快。 因此,要培养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习惯,按时完成自己制订的各项计划。 新高一衔接 初高中学习跨度大,要求高,很多同学上高中后往往需要一学期才能适应高中学习(甚至一些中考成绩不错的同学因不能适应高中学习而导致成绩下滑自信心受挫)。 据统计50%的同学上高中后总是处在及格线边缘,从往年的经验看,参加过衔接班的学生进入高一后,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更快,学习更自信,平均学习成绩要比没有参加过衔接班的学生要好。 01 要放松,但是切忌放纵 中国有句古话,叫凡事都有度。玩亦如此。一些家长朋友觉得孩子们辛苦多年,终于考完了,应该让他们彻底放松一下了。平时很多不让孩子们做的事情,中考后变得没有了任何节制,但却给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隐患。 例如:无限制的上网可能引发孩子未来学习生活中的网瘾问题等。而中考后到高中开学,有两个多月的假期,孩子们若放纵玩乐,不讲节制,会造成身心疲劳,影响健康。而且放松太久,上高中后在短期内也难以适应紧张的学习,影响高中学习生活。所以,家长切记不要将考后放松演变为放纵,害了孩子。 02 选择有意义又不乏乐趣的活动 适度放松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利用长假做一些以前较感兴趣又没时间做的有意义的事儿,比如可以去报一个电脑设计班,接触一下设计软件;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也是消遣的好地方,这里既可以让你了解许多课堂上涉及不到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也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还可以适当参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体育运动,如:跆拳道、武术、游泳、球类运动等。 通过这些体育运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能,又可以促进与同龄人的交往和接触。此外,建议家长赋予孩子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和社会责任。繁重的学习、考试以及父母们为了学习包办一切的做法,使孩子们在初中生活中没有时间、精力和主动意识去承担什么责任,这对于他们的未来人生而言是个大问题。 03 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中考一结束,孩子和家长都会长舒一口气。然而实际上,从考试结束到成绩公布往往是孩子们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阶段。 因为考试期间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考试后,不少孩子在心理上一下子难以适应,会出现“考后心理综合征”。所以,这个时候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这里给家长几点建议:一是家长要给孩子减轻思想压力,告诉考生既然考完了,再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是毫无意义的,其实“条条大道通罗马”;二是家长要加强和孩子们的交流沟通,不能以为放任不管就是让孩子轻松了,多聊聊生活上的事,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等等。 04 锻炼下孩子的意志力和思考力 中考之后,家长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让孩子学会坚持,学会独立思考。现在的孩子普遍怕吃苦,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家长可以借助这个长假帮助孩子们锻炼下意志力和思考力。 很多家长肯定问到底怎么锻炼呢?跟大家分享下,一是孩子就他感兴趣的东西定一个计划(一定要有时间长度);二是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孩子坚持着独立完成;三是最后让孩子自己做个总结,总结自己在坚持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自己怎么克服的,以后再做事的时候要如何避免。 关于思考这个事,是很多孩子缺失的。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力呢?这个东西更多是内化的东西,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多读书是肯定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的,所以在这个假期让孩子们多读点书吧,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思考更加深入,为进入高中打好基础。 05 千万别忘了新高一的入学准备 初高中知识之间容量不同,难度变化也很大,而初高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上又有所不同。那么应该怎样缩短升入高中的适应期呢? 首先,主动培养自己的自学习惯以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应该是所有考生两个月里最值得做的事了。 其次,可以利用假期把初中知识重新巩固一下。这点很重要。因为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现在对初中的知识做整理,是为高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有精力的同学也可以适当预习高一课程。 最后,把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梳理一下,总结经验教训,摸索更好、更科学、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幼小衔接、“小升初”、“新高一衔接”是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跨越这些过渡期,需要累积小智慧、小心思,所以各位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而要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闪光点”上,认可、发自内心欣赏孩子,孩子的光芒才能绽放。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与其说在看着孩子长大,不如说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请各位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适应、改变,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吧! 同时希望孩子们能顺利度过升学衔接阶段,开启愉快的学校生活~ 文章素材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个暑期,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遇人打招呼、犯错后要真诚道歉、饭前饭后洗手等等,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并且这些规定家庭成员应该全都遵守,让孩子逐渐理解并持之以恒去做。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