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设计

2019-06-13 00:00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6924 0 0

教学目标


1. 借助情境,引发对想象世界的好奇,感受想象的“趣”和“乐”。借助支架,从多角度创编故事。


2. 选择一种动物,较清楚地描述它变化以后的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观察图片,发现“有趣”


1. 借助《爱丽丝梦游仙境》,揭示课题。


2. 整体感知四幅图,观察小动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


3. 思考:在这四幅图中,哪幅图的变化最有趣,最吸引你,你最想写关于它的故事?


活动:分小组自主投票,每个小组选择得票数最多的一张图,从桌上的信封里找出这张图,贴在思维导图的中间(见板书)。再全班反馈,把得票数最多的蜗牛图贴在黑板上。


板块二:观察图片,想象变化后的样子


1. 学说“变化”(以蜗牛图为例)。


(1)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蜗牛的变化。


导语:既然选蜗牛图的同学最多,我们就先借助蜗牛图来想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板书:嘴张大、脖子伸长、眼珠鼓出来、身后扬起灰尘等。


(2)方法引导,练习完整地说变化。


过渡:刚才观察的是蜗牛。其他动物也都发生了变化。请大家自己观察刚才选取的图片上的小动物,用两三句话连起来说说它的变化。选择蚂蚁的说蚂蚁,选择蜗牛、母鸡、老鹰的就说说蜗牛、母鸡、老鹰。我们可以接着“忽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句话往下说。


(3)学生自由练说,然后反馈。


2. 写“变化后的样子”,写完交流。


板块三:对比想象,编故事


1. 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1)导语: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写得也很仔细,可是,蜗牛为什么想跑得那么快?它以前——爬得很慢很慢,因为慢,会遇到什么危险的事情呢?


学生反馈:被踩、被吃、被淹……


(2)思考:除了遇到危险,生活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学生反馈:吃不到新鲜的菜叶、树叶……


(3)教师补充:蜗牛的世界很小。(板书:世界小)


2. 借助思维导图,在教师的启发下,第一次口头编故事,说说“蜗牛的烦恼事”。


(1)导语:蜗牛的烦恼事真多。现在我们选择一件烦恼事具体想象编个故事。有一天,蜗牛去干什么,忽然就发生了什么事,蜗牛会有什么反应,它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根据提示,想一想,说给同伴听。


(2)交流反馈。


(3)小结:瞧,蜗牛有这么多烦恼的事情。(板贴:烦恼的事情)


3. 借助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围绕“变化以后的趣事”,第二次口头编故事。


(1)导语:现在蜗牛终于怎么样了?


提示:从身后扬起的灰尘可以看出,它能飞快地跑了。


(2)导语:蜗牛终于如愿以偿了,能快速地跑了。那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我们再来编个故事。


小组合作说一说。提示:有一天,会跑的蜗牛出去干什么,忽然发生了什么,蜗牛会有什么反应,它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


(3)交流故事,重点评论:故事有趣在哪里。


(4)小结:现在,蜗牛的危险没有了,它再也不会被踩、被吃、被压、被淹;之前它吃不到新鲜菜叶,现在吃到了;之前它的世界很小,现在它有了大世界。(随机板书:不会被……,吃到了,大世界)


小结: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敢想,最后这些烦恼的事情都会变成有趣的事情,它的生活就会发生变化。


板块四:再编故事,畅写想象


1. 迁移想象,第三次口头编故事。


导语:刚才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合作完成了“云翅图”,就轻轻松松编出了蜗牛的故事。选择母鸡、蚂蚁、老鹰的小组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云翅图”,先想象小动物变化之前的烦恼事,写在红色翅膀内,再想象变化之后有趣的事,写在蓝色翅膀内。写完之后,自己口头编故事。刚才选择蜗牛的小组请继续编故事,编得更清楚有趣些,然后写在作文纸上。


2. 学生独立创写故事。


3. 分享交流,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定位精准,目标明确。重视引导学生根据所提示的情境,打开思路,大胆从与动物特征相反的方向想象,努力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表现想象的“有趣”。并且重视学习支架的搭建,运用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动物变化之前烦恼的事情,再想象动物变化之后有趣的事情,在对比想象中,打开思路,创编故事。降低了想象难度,却拓宽了想象空间。学生体验到了想象的乐趣,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