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记忆

2025-08-07 00:00 发布

包头市第二中学  9年级 / 曹漫熙 212 0 0

        忽而仲夏,午后小憩,山城的碎片忽然漫上心头。低眉信手捻起笔墨,那些说不出的眷恋便顺着笔尖流淌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考的帷幕刚落,暑气便一天天浓了起来。夏天终于甩开裙摆,将热情泼洒在空气里。从重庆回来已十多天,报考、预习的忙碌间,偶然翻起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忽然萌发了写旅行散记的念头。是啊,踏过一座城,总该留下些什么。我不会画画,拍的照片又总觉少了几分心底的温热,如今挣脱了应试作文的既定格式,终于能静下心来,把路上的风、巷里的香、眼里的光,都揉进文字里了。午后阳光正好,那就让这篇文字,替我留住山城的夏天吧。
        飞机抵近重庆上空时,我贴着舷窗往下望 —— 与家乡内蒙古高原的辽阔不同,这里重峦叠嶂如巨兽盘踞大地,长江如墨色绸带,在沟壑间蜿蜒穿梭。“横看成岭侧成峰”,栋栋高楼立于山坳与坡地间,直插云天,地势起伏间,白浪拍打着江岸礁石。山城之名,果真名不虚传。走出机舱,一股潮湿闷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蝉鸣在树梢扯着嗓子聒噪,汽车驶过的喧嚣混着风里的草木香,我那颗燥热又激动的心,也跟着这万物一起喧嚣起舞,爱意顺着蝉鸣声,一路卷到天边。回酒店稍作整顿,这场期盼已久的山城之旅,终于在午后的阳光里启程。

人间烟火山城气,十八梯间品茶香

        午间走进重庆的十八梯,才懂为何是 “之中” 而非 “之上”。重庆的地势从不是平铺直叙,楼梯星星点点缀于街巷间,一段台阶转个弯,便可能通往另一个世界。这十八梯,要顺着几十层石阶往下走,步道藏在山坳里,倒像个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太阳正烈,枝繁叶茂的老树枝桠交错,却兜不住满溢的阳光,碎金般的光斑落在石阶上,我们便踩着 “星星”,在树荫里慢慢逛。身旁的火锅店腾起一股股热气,麻辣鲜香混着牛油香,像无形的丝带,勾着人往里走。找了家老店坐下,牛肉的鲜嫩、毛肚的爽脆、底料的麻辣,滋味在舌尖炸开,一舔嘴角,那股鲜香竟沁到了心里。
        爬台阶的酸胀还在腿上隐隐作祟,却忽然懂了 “蜀道难” 的意境 —— 只是这份肉体的疲惫,早已被眼前的鲜活冲淡。千篇一律的文创店引不起我的兴致,反倒被一道胡同里的风景绊住了脚:竹凳排成排,老人摇着蒲扇嗦重庆小面,汤汁溅在鼻尖也不在意;大人围坐一桌打牌,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小孩追着黄狗跑,凉鞋踏在青石板上 “哒哒” 响。这恬静悠然的气氛,很难让人联想到外面车水马龙的繁华。找家老茶馆坐下,品一盏桂花乌龙,茶香混着巷子里的烟火气漫过来。瓦檐下偶有细雨生烟,新柴在灶间噼啪作响,旧巷深院藏着岁月的故事,缄默间,尽是时光无言的温柔。茶香在巷子里飘了很远,把正午的重庆,勾勒得又暖又香。

繁华商都心神往,璀璨灯火靓山城

        来重庆的人,大抵都会被这里的繁华折服。我明明做足了被惊艳的准备,却还是在夜色里彻底认输。论夜景,洪崖洞当数一绝。傍晚跟着人潮走上千厮门大桥,眼前忽然铺展开另一个世界:洪崖洞的万家灯火齐齐亮起,红黄交织的灯火如星河倾泻,又似琉璃天宫落人间,更像织女把银河剪碎了,撒在嘉陵江边。闭上眼,仿佛能看见仙女摇着轻罗小扇,将星光织进绸缎,轻轻铺到了人间。晚风裹着嘉陵江的潮气拂过脸颊,带着江水的温柔,倒真应了 “天阶夜色凉如水”。转身望去,江边的高楼大厦亮着霓虹,玻璃幕墙映着灯火,现代化的科技感与对岸的古色古香交织 —— 半边是飞檐翘角的中式幻境,半边是流光溢彩的都市繁华,倒不必纠结 “半江瑟瑟半江红” 是否贴切,它们本就该这样依偎在嘉陵江边,筑成山城最璀璨的夜景。
        我该如何形容重庆?是十八梯老茶馆飘出的茶香,是解放碑巷子里的火锅香,是跨江索道里掠过的烟火气,还是洪崖洞夜色里的星河长?这座城市的惊艳,总藏在转角的风里、巷尾的笑里、江面上的光里。七月的风吹得急,一半飘进下浩里的灯火阑珊,一半化作我的思念,在盘旋的石阶、起伏的山峦间萦绕。洪崖洞的灯灭了又亮,亮了又暗,正如我思念的心脏,借着山城的光,一下下跳动。对重庆的执念未曾消散,反倒成了心底的牵挂 —— 要怪就怪山城的山太青、水太柔、烟火太暖,我甘愿在这份眷恋里,永远做个没走出山城的过客。

(指导教师: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