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实在是圣洁的,我赞美雪莲。
当人们行走在天山上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茫茫白雪 —— 那是大自然为天山披上的银袄。偶尔能瞥见几簇黄绿色的草,那是伟大的生命力凝聚而成的奇迹。若不是身旁缭绕的云雾提醒,你或许会在这彻骨的寒冷中恍惚:这里究竟是寒带,还是温带山脉?起初,你可能会感叹大自然的磅礴或景物的雄浑,但当视线对这种单调的壮美感到疲倦时,心中便会升起一阵莫名的空落。
就在这时,远处一抹洁白中泛着绿意的身影闯入眼帘 —— 你乏味的情绪该如何被点亮?想必会不由得加快脚步走近吧。那是天山上常见的、生长在高寒之地的花 —— 雪莲,一种不平凡、且圣洁的花,一种兼具梅与莲品格的花。
它通体由白、绿、黄三色构成:泛着淡淡绿意的白色花瓣是主体,中心花蕊缀着星星点点的黄。即便生长在天山千米之上的高寒地带,它从未向严寒低下骄傲的花瓣;即便每日与风雪为伴,也从未让自己沾染半分雪渍。更难得的是,它浑身是宝,全株均可入药,即便凋零也要为世间留下最后一份价值。它在风雪中挺立,即便枯萎也依然不朽。
这就是雪莲,一种名气不大,却绝不平凡的花。它没有摇曳的舞姿,没有华丽的裙摆,的确算不得传统意义上的 "美"。那宽大平展的白色花瓣,似乎与 "娇美" 二字毫不相干。如果美专指姿态柔媚、摇曳生姿,它定然成不了花中舞女;但它的不屈、纯洁与奉献,再加上在荒无人烟处独自盛放的孤勇,足以让它成为花中君子!
当你在风雪交加的天山上偶遇这样一朵挺立的花,难道会觉得它只是一株普通的植物?难道不觉得它的品质至少象征着我们的母亲 —— 在困境中为我们遮风挡雨、不顾自身,奉献一生的母亲?难道没有联想到那些不畏风雪、不惧艰辛,为国家奉献终身的边防战士?难道不曾想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那种不可或缺的、不惧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
雪莲不是平凡的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花亦如此:梅虽耐寒,却少实用价值;莲虽纯洁,却只能在盛夏绽放,入秋便凋零;竹虽坚韧耐寒,却是外强中干;菊虽象征隐逸高雅,外形清丽,却也仅供观赏,鲜有实效。而雪莲,除了不事张扬的外形,几乎无可挑剔 —— 它坚忍、耐寒、纯洁,且自身极具价值。如此一来,外形的朴素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风吹不折,雪压不屈,即便凋零也不朽,因为它象征着新中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两种精神 —— 不惧困难的坚韧,与勇于奉献的赤诚。
让那些贪图享乐、追名逐利的人去赞美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吧(牡丹固然美丽娇艳、妩媚动人);让这无愧于君子之名的雪莲,继续在鲜为人知处绽放吧!我要,且一定要高声赞美雪莲 —— 它永远是我心中最美、最圣洁、最不可或缺的花!
(指导教师:马可)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