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双人舞

2025-04-06 00:00 发布

锡林浩特市实验第二小学  6年级 / 王欣悦 532 0 0

        当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孙颖莎和王楚钦的球拍划出完美的弧线,混双金牌在万众瞩目中闪耀时,我忽然在直播画面里看到了另一个故事——那是我父母十五年来,在生活这个更宏大的赛场上默契配合的动人篇章。
        清晨六点,当城市还在睡梦中,我家院里的煤气配送车已经准时发动。引擎的轰鸣声是父母每一天奋斗的序曲,他们要在晨光熹微中开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间穿梭。
去年腊月初八那场大雪,至今仍在我记忆中飘落。父亲扛着煤气罐爬上七层老式居民楼时,结霜的铁门把手突然打滑。那个向后倒去的瞬间,沉重的煤气罐重重砸在他身上。我看见父亲躺在雪地里,许久才从剧痛中缓过神来。
        医生的诊断需要父亲静养半个月。第二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餐桌上摆着热腾腾的早饭,父亲的三七花茶在保温杯里冒着热气,沙发上的靠垫被细心地摆成最舒适的角度。"这往后一个月,我给你当专职司机,你可得付工钱呀!"母亲开着玩笑,父亲滑稽地应和:"都给你!都给你!"
        寒假里,我跟着父母体验了一天他们的工作。在客户楼下,母亲从驾驶座下来,打开车厢,艰难地扛起煤气罐。她绷直的脊椎像被积雪压弯的毛竹,却依然坚韧地挺立着。不放心跟来的父亲用左手托住罐底,腰身后仰成一张拉满的弓。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楼上挪动。在三楼拐角,父亲利落地转换姿势,将煤气罐的重心引向自己受伤的左胯。我看见两双磨损的劳保手套在寒风中紧紧相贴——父亲右手虎口的裂痕恰好覆住母亲左掌的破洞,就像两片命运拼图,严丝合缝地咬住生活的重担。
        回到车上,母亲刚启动引擎,父亲已经顾不上擦拭额头的冷汗,第一时间将手垫在母亲腰后。他递过泡好的三七花茶,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倒像是母亲才是需要照顾的那个人。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生活从来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两个灵魂在风雪中跳起的双人舞。没有金牌加冕,没有掌声雷动,但岁月早已为这对平凡舞者打出了满分的评判。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对"相濡以沫"最动人的诠释。

(指导教师:吴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