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曾意识到的同一片天空下,诗人恍惚地剪下秋的影子,试图留下她曼妙而袅娜的舞姿。我翻阅古籍,便得以窥见一支支泓峥萧起的诗章。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人们与夏天作别,迎来秋的新娘。她掀起裙摆,翩翩起舞。舞步跃过太阳的灯,赤阳不再,澄阳当空。秋美人捧起木叶,轻轻吹拂,青叶便动了情,红了脸,娇羞地窜入泥土中。那些渴望一睹美人芳颜的叶子顽强的攀在枝头,久久不肯松手。秋天怜惜这份执着,用白霜的妆笔点染叶面,叶子便泛起霜花,晶莹剔透,好似宝石,又若水晶。我再次换上偏厚些的衣裳,正像最初与她相识,她便再一次给予我美景,次次不同,次次惊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北方的秋天热情极了,她一股脑地拥抱大地,甚至于自己的芳华将尽,也要深刻地留下自己的痕迹,以至于沾染了些冬的风采。正因这样,秋天的呼吸更加强烈了,秋草俯下身子,静待终末之时。倏地,在灰蒙蒙的天空下,雪花如同纷繁的飘絮,洋洋洒洒地坠落。诗人爱惨了这景色,执笔伏案,欲从秋雪来词,但单只描摹出序言,还来不及谱写什么华彩文章,雪便停了,她悄悄地走,正如她悄悄的来,那太过短暂,就像秋天。我不禁暗自神伤,感叹到:“自古秋是最多情,百般情种秋最多。”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室内灯火通明,室外秋风萧瑟。屋前老树褪去仅剩的叶子,将自己的骨骼暴露无遗,更显瘦骨嶙峋之姿。愁绪油然而生,氤氲心头。诗人追念过往,怀古伤今。君不见,中秋月满,人却难团圆,君不见,柔情似水,不知与谁倾。遥想易安故居,青梅入酒,今再无德甫相伴,纵有三杯两盏淡酒,也难敌他晚来风急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曾有少年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少年,名杜甫,天资聪颖,文采斐然,可惜时代并不怜爱这天才。杜甫35岁时,一手缔造出开元盛世的唐玄宗醉心于寻仙享乐,不理朝政,滥用佞臣,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是幸运的,他活了下来,但已经身心俱疲,无力报志,更无力报国。晚年破落,面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却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他无心享受秋天的馈赠,单只“漠漠向昏黑”如是说。如此窘境,却可以吟咏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千古绝唱。时代造就了这么个诗人,也只造就了这么个杜甫。
不止悲有无尽意,欣喜亦有千千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在春天播下种子吧,不久便会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收获一片金黄;在心中栽培菊杆吧,不久便会在归返自然的情志中收获一份恬淡。去享受最为单纯的秋季,去看秋叶变得赤红,飘落而铺满大地。秋风起,赤色化作火焰,同脉搏一齐悦动,时涨时落,发出窸窣响声。驻足聆听,宛如一支咏叹调。在秋菊盛放的南山麓下,便是五柳先生的居所。临溪赋诗,望鱼跃,看潮生,去感受秋天独有的生命气息。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翻阅诗篇,轻声咏唱,秋景也随声辉光百转。这场盛大终会落幕,在下一个秋天到来之前,不妨挑一片最美的秋叶,夹在诗集里,作为与秋天的约定。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