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作文披上风趣的外衣
很多人都喜爱幽默的文风,因为这样的文章读来轻松、愉悦,能激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同时还会传达出一定的哲理。
而给作文披上风趣的外衣,就是让作文有趣、令人喜爱的技巧之一。
“风趣的外衣”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都熟悉马戏中的小丑,但凡他们一出场,我们的笑点就会被打开。我们的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小丑的服饰扮相,这就是小丑外在形式的有趣。其实,作文也可以利用独特的外在形式而获得有趣的效果。
常见方法有——
一、给人物穿上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外衣,展示他(她)与某个或某几个文学形象的相似之处,凸显其性格特征。
如一篇名为《家话“西游”》的文章中,“我”是机灵好动的“孙悟空”,妈妈是心怀慈悲的“观音菩萨”,爸爸是众神尊敬的“如来佛祖”,各个“西游”人物,各司其职,各显神通,上演了一幕幕“西游”佳话。又如《我们班里的“孙悟空”》,小作者借助“孙悟空”的形象,来写一个活泼好动、爱打抱不平的同学,使文章生动别致,妙趣横生。
二、给人物画像,通过漫画、色彩等表现形式,揭示人物个性特征,展现生活和谐画面。
如小学生习作《手指上的画》,写“我”做作业时忽生灵感,在左手五指和掌心上画人物头像:大拇指画爸爸,他脸大肚子大力量大,家里换煤气罐,他一口气就拎上了五楼;食指画妈妈,妈妈勤快能干,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中指画爷爷,他是家庭的领导中心;无名指画奶奶,她是“年轻”的老太太;小拇指画“我”,别看我小,不论是干家务还是学习,“我”都是“狗撵鸭子呱呱叫”;手心里画一岁的弟弟,他特可爱,总把“哥哥”叫成“果果”。
结尾扣题:“灯光下,我张开手,瞧,这是多么幸福温馨的一家子呀!”这样写就很活泼而且有趣味。又如习作《我的七彩生活》,小作者挥动“画笔”,用“赤色的分数”“橙色的奖状”“黄色的排球”“绿色的记事本”“青色的操场”“蓝色的墨水”“紫色的书柜”等小标题,“画”出了自己的“七彩生活”“七彩梦”,表达形式新颖活泼,趣味十足。
三、用童话格式或错位视角,使文章诙谐幽默,蕴含哲理。
如小学生习作《耳朵逃亡记》,写因“我”迷恋听歌,耳朵不胜疲劳,于是逃走,“我”慌忙追赶。耳朵逃进了动物园的猴山,与猴子们一起跳舞;当我要去捉它时,耳朵又钻进了孔雀园,被孔雀顶在头上玩;接着耳朵逃到了大熊馆,大熊因搞不明白这是何方怪物而憨态百出;最后“我”追到鱼儿岛,担心耳朵继续逃跑,只好承诺“不再整天沉溺于听歌了”,耳朵这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小作者通过描写耳朵逃进动物园的细节以及游客的热烈反应,塑造了耳朵天真可爱的形象,从而传达了少年儿童要合理安排休闲时间,不可沉溺于某种游戏的道理。又如《我家狗狗有意见》,小作者不是直接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写狗狗的淘气,而是来个人狗错位,让一只小狗“有意见”,并一条一条地摆出来,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一只狗狗的趣味人生,让我们笑着阅读,并在笑声中收获感悟与教益。
给作文披上风趣的外衣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这件外衣我们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同学们不妨比一比,看谁制作的“外衣”最别出心裁、亮丽有趣。
(摘自《作文指导报》)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