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诗和远方

2021-07-22 21:32 发布

扎赉特旗音德尔第四中学 / 姜娅舟(指导老师:王伟丽)

小时候想的简单,觉得事情非对即错。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撕开表面后还有那么多言不由衷。 ——题记 那个夜晚,父亲是带着酒气回家的。 母亲在厨房泡蜂蜜水,窣窣的声音夹着责怪中带有心疼的话语:“叫你别应付这些酒局,不能喝还偏要喝。” 父亲的声音低沉而嘶哑,像是很久没有开过嗓子:”你说我当年要是没有那些理想,是不是情况就会好很多。“ 回应他的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渐渐红了眼,母亲也悄悄别过了头。 父亲年轻的时候,带着一腔热血与梦想来到这座城市。 ”那时候年轻嘛,总想着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修理这个世界,到头来才发现,欠修理的原来是自己。” 他说,当年这座城市很热闹,街头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而来,熙熙攘攘而过。街坊邻居在树下依着树杆聊着家里长短。小巷里还有卖糖葫芦的老头和画糖画的老奶奶。他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他推辞了大公司抛来的橄榄枝,去了一家报社。报社人人都忙着自己手头的事儿,办公室里只有键盘打的僻里啪啦响,偶尔有人低头窃语交接工作。他记得最后的最后,当时的暖气暖了身,却没暖人心。 刚开始手头工作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倒也任劳任怨,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啊,工作渐渐多了,会为了一篇报道四处碰壁,为了一个专题抢破头。见的人多了,才发现世界其实也没有表面看上去那样美好。 “其实我早有心理准备,都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儿了,早该了解了明白了,但心底还是忍不住失望。“当时父亲的话停住了,我以为没有后文,便转过了头。身后的声音突然响起:“也对自己失望。” 父亲说起这些的时候我还不懂,现在似乎懂了。是对当时自己无法做些什么而失望,也是对后来的自己失望。想起父亲当时嘴角的嘲讽,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涩。 后来他习惯了因不合群被污蔑被曲解被误解被针对,倒也无所谓了。手头的工作越发的少,领导对他的报告也越来越漫不经心。他愤怒他不解,但无人领会。每天在离报社很远的小合租屋里醒来,在迟到前几分钟赶到报社,每天对着电脑无所事事,打打酱油,再按时回家。 那颗为文字而跳动的心,不知在哪个寂静的夜,悄无声息的平静了。 父亲最后辞去了在报社的工作。 他从报社出来的那天,世界依旧灿烂盛大,人群依旧熙熙攘攘。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如今风尘仆仆的流浪人,也曾抬头望星辰。” 记得前些天还埋怨过父亲的圆滑,可其实他也曾是个满怀希望与正义的少年。 “所以我特别想让你保持初心,希望你历经险恶也依旧热爱世界,希望你不要顾及太多,不要轻易言弃。可我又有什么立场让你完成这些。”父亲垂在身侧的手不知何时攥紧了,言语有些呜咽。 ”爸,但是你比很多人都幸运。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什么理想与信仰,你至少追逐过了。“ 父亲闻言,愣住了,目光有些呆。 “那些街道依旧藏着你初来乍到的梦想。它们一直在那。” 在这浮躁的世间,虚荣与浮华接憧而至。多少人为了一日功名迷失自己,多少人在名利场上你追我逐,丧失自我。可父亲不一样。他从未改变过初衷。他懂得交际,会圆滑,会心机,但不滥用,不做错事。当年被针对毅然选择离开也不同流合污。 他心中依然住着一位爱文字如命的翩然少年,从遥远的故土而来,纤尘不染。他丝毫未减对文字的热爱与尊重。 世界依旧。 他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