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校长的“特殊考试”
王金玲
2022-04-03 18:04 发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母校的桃花开了,我在的地方却还狂风肆虐,满眼尽是沙尘。想起去往母校图书馆的那条路两旁盛开着的粉粉的,红红的桃花,那些年,从眼前滑过。 我的大学一座天桥连接南北,南边是生活栖息之地,北边是灵魂安放之所,在这个连接着生活和灵魂的至高点上一眼就能看到这样几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错,这就是我大学的校训。我于2016年7月离开母校包头师范学院,而今已有近6个年头,可我却时刻未曾忘记那所大学对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 提起文学院,记忆里气场的强大,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男老师彬彬有礼,女老师蕙质兰心。那些年只觉得我们文学院的女老师最最有气质。 温斌老师挂着笑容为我们上的每一节课,内容忘了,可他脸上的酒窝烙印在学生心里;国德老师高大帅气,讲过的每一节外国文学课仿佛在听外教讲课;现代文学杨长胜老师儒雅的典型,好听的声音,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金鹏善老师的鲁迅研究课一边看着老师讲,一边觉得老师就像鲁迅;记忆里总忘不了写作老师温柔低缓的语速优雅得体的脱口而出“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至平淡。”也忘不了她在我的毕业论文上圈圈画画批注了那么多,以及她第一次上课让每个人写篇人物时,表扬了我作文里对年迈奶奶手的细节描写,还被老师ppt展示过;比较文学老师的洒脱大气偷拍她的照片,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照片依旧在;古代文学慧娟老师的冷幽默,让你不会不喜欢她;倪素萍老师在我实习时为我指导课,评课时总真诚的告诉哪里需要加强改进,后来听她的修辞学时,老师让我准备个课,讲给学弟学妹,我选的那课过于简单,也被老师当场批评过,而今都忘不了老师谆谆教诲,珍惜着老师的训斥;卢志娟老师开启了我的阅读习惯,让我爱上了阅读,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在今天;大学课堂是时过境迁学过的知识或许被拌着饭吃掉了,可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随口一句话却长久被记忆,那个课堂上有多少人不记得,在哪个教室不记得,课的内容是什么不记得,只记得课中一同学叹气,张学凯院长说“读书人怎能一声长叹?”后来我当老师,我把这句话说给过我叹气的学生,一个又一个……后来我也不会叹气了…… 那些年,我有老师,犯错了也不怕,我的老师会为我指出,让我改正。我的老师教会我好多好多知识,重塑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如今,我成为了别人的老师,我成为了别人的依靠。可我还是最怀念我的老师,最怀念我给老师当学生的日子。我说给孩子最多的是“我的老师曾说过……”“我的老师曾告诉过我………” 那些年,在那里重塑了性格,那些年,在那里,丰厚了底蕴,那些年,在那里,交到了挚友,那些年,在那里尝到了疼爱,那些年,在那里,留下了青春…… 那些年,那里是曾经无数个月下,梦寐以求祈祷想要留下的地方。 母校的桃花争奇斗艳。可我心里却是为当年未能考到包头当老师的遗憾,因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见,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