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都在与她较劲,结果我赢得了成长,她输给了时光。不记得她最初的模样了,只记得她是和我共享过心跳的人。
———题记
老舍先生有一篇散文曾经讲到“人即使八九十岁,只要有妈妈还是可以有一点孩子气,没有妈妈,就像花插在花瓶里,有香有色,却没有根”。
转动历史的轴轮,开启故事的篇章。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到我的床上。
“这么大人了,几点了还不知道起床吃饭……” “老师让你做得队会任务做了吗?要上传的,快一点,换个衣服,收拾一下。”许是厌倦了唠叨的声音,我听得不耐烦了,转头对她嘟囔:“没必要那么认真,就是个无关痛痒的东西好吧。”
她听到了,转头有些不悦,大声说:“无论大事小事,你既然要做,何必不把它做好?”
我也有些烦了,高声喊道:“我的事情不用你管,你不要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
随之一句怒吼:“我是你妈……”
好吧,又是这个熟悉的台词,我不愿与她多争论,转头就走,摔上了房门。
天气也变得阴霾,这时父亲的电话打来了,他好像来的总是那么的及时。
接起电话,我没吭声,那边开口:“儿子,你们的对话我听到了,体谅一下她吧,生你养你、操了17年的心了,反反复复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我不满他的说辞。
“我还不够理解她吗?”
父亲叹了口气。
“儿子,你觉得够吗?如果你和妈妈角色互换,每天就是家里这些琐事,翻来覆去不变样,你能坚持多久?”
我没吭声。
他又说:“心里不痛快了就和我说。”
我嗫嚅了半天,说:“也不是,可能就是疫情相处时间变多了,摩擦和口角就多了。”父亲读懂了我的潜台词。半晌的沉默,他开口说:“儿子,珍惜和家里人在一起的时光吧,我们还能陪你几个17年?高中、大学是要住校的,往后就是工作和结婚。你说多久才能再见一次?”我心里有些苦涩,没说话。
放下手机,我几乎狼狈地冲进浴室,打开花洒,想让自己体面些。水瞬间袭满全身,眼眶酸涩,大概是水进了眼睛。淅沥沥的水声和混杂的音乐掩盖了我的哽咽。直到母亲进来说快点洗,开饭了,情绪像开了闸门的洪水再也收不住了。到现在为止,一些细枝末节我已经不记得了,只是父亲的话刻在了我心上。那天过后我好像长大了,也分不清淋在脸上的是水还是眼泪,我猜是花洒的水因为母亲的爱让我舍不得流泪。
有争吵,有唠叨的日子从来都不是一地鸡毛,而是魔法的加持!母亲的温柔永远是我的一盏明灯。曾经用温柔来形容母亲,现在母亲是温柔的代名词,而我觉得还不够。所以这一生的浪漫与宠溺都要记得留给母亲一份,没有多么华丽的词藻,但是我很爱她!
(指导教师:张静)
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这里是评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