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城之行

2022-05-13 00:00 发布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8年级 / 李蕙林 1702 0 0

        曾在故宫红墙下徘徊,感叹几载风雨,几朝兴衰。
        几次在国家博物馆内寻古,感受文化沉淀,智慧结晶。
        亦在西单夜景中沉醉,静观万家灯火,高楼耸立。
        如今,立于长城之巅,看江山绵绵,看青石斑斑,看奇迹蜿蜒于山间,震撼苍穹。
        我对爬长城这种体力活深恶痛绝,妈妈坚持“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定要我亲眼看看长城,摸摸长城的一砖一瓦,感受一下这种可以摸得到的历史。
        于是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我们顶着八月的大太阳出发去爬长城。
        路上遇到了两个穿着红色僧袍的行脚僧,也要爬长城。我特别奇怪,这种修行的人怎么也会来这种喧嚣的旅游景点。
        八月的太阳毒辣辣地炙烤着我,台阶越来越高,越来越陡,本来兴致不高的我索性不向上走了,坐在一级烤屁股的台阶上喘着粗气,埋怨妈妈非要来这样一个单调又累人的地方感受历史,这和北京城墙有什么区别?一直独自“指点江山”的老爸让我看城墙上方形的洞,从登长城开始我就满腹抱怨,都没好好看看这段城墙,竟然连这些遍布城墙的瞭望口都没有发现。
        透过这些瞭望口向外望去,奇山峻峰,千沟万壑,盛夏的树木郁郁葱葱,墨绿色燃遍山间。大山被岁月雕刻得棱角分明,山与山之间又有深深的峡谷,即使气温高达二十八九摄氏度,但这山沟依然让人觉得阴森。不知多少人为了壮丽江山,在这锋利如刀的山中丧命;又有多少如孟姜女一般的无辜百姓,在最美也最无情的景色中,痛失挚爱。可这山又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它也容得下奇花异草,或是一汪清泉安家。
        居庸叠翠,层层墨绿在崇山峻岭间铺延开来,温柔地怀抱繁华万千,溪水潺潺;伟岸的身躯屹立天地,即使战火纷飞,鲜血满地,也坚定地守护着它的子民。
        这样一耽搁,两位僧人已不见了踪影,一路上同行,没听到他们说一句话,只是埋头走路,步履匆匆,红色的僧袍拂过历史的遗迹,真是一种别样的景色。不知不觉我也沉静了下来,不再关注头上的汗水和蚊虫的叮咬,看着长城周围不同于家乡和蔼可亲的小丘的巍峨山岭,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山啊!是我无法轻易爬上去再爬下来的山啊。
        带着这样的震撼,我和爸妈与瓮城不期而遇。城台上有炮台,有明代古灯。城墙设计得极为巧妙:外墙有垛口,但内侧墙很低且没有垛口,便于在作战时将敌人引入城中,关闭城门,将敌人团在城中征服。这就是所谓的“瓮中捉鳖”,也是这座小小城名字的由来。由于瓮城不是这段长城的热门景点,来这里游览的人少之又少,我和爸妈得以在翁城城墙上好好体会一下“瓮中捉鳖”时胜券在握的得意。
        埋怨过,汗流过,我最后还是站在了长城之巅,俯瞰脚下的山和山下长城上向这边进发的游客,突然觉得一开始那么阴森的山最终还是被征服了,最终还是允许这条巨龙在此栖息,我也算是乘着古人的东风,征服这连绵的群山,成了一个登过长城的好汉了。
        山下的云台,雕刻着四大天王、四方教主、千佛、六拿具、《如来心经》、曼荼罗……… 我看到了我只在小说上看到过的西夏文明的真迹,面对如来佛智慧慈祥的面孔,心中肃然起敬,笨拙地行了礼,这一刻仿佛时间凝滞历史永恒,恍惚间,看到红色的僧袍在云台脚下一闪而过……
        修行之人,内心坚定,每一场旅行都有始有终,每一段旅程都有震撼和惊喜。但从长城下来之后,我又明白,旅行不仅为了寻访古迹,欣赏景色,也为了朝拜,也为了信仰,也为了心中的圣地。

(指导教师: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