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我来编童话》教学建议

2018-10-17 23:36 发布

暂无内容  年级 / 7041 0 0

    看到下边的词语,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发挥想象,把故事写下来。

5bc7590c6cf49.jpg

   童话世界多么神奇啊!我们也来编童话故事吧。写之前想一想:故事里有哪些角色?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在哪里发生的?他们在那里做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学建议)

    这个习作要求将给定的词语串联进去,编写一篇童话。这里包括两方面的训练,一是如何串词编故事,二是如何写童话。

    先说第一个问题。

    串词编故事是一种比较新颖而且颇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训练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抓住核心

    从给定的一组词语中找出一个核心的词汇,将它作为整个表达的关键词。以该词语为核心,联系其他词语确定主旨和故事框架。

在本例中给出的词语有“国王 黄昏 厨房 啄木鸟  冬天 森林超市 玫瑰花 星期天 小河边”。在这些词汇中我们可以抓住核心关键词“森林超市”来串联其他词语。有了森林超市这个大的场景,我们就可以把题目中所给定的词汇作为故事角色、地点、时间或故事中的情节一一带入。在此基础上,扩充内容,编成故事。

    二、同类映衬

    在串词的过程中,有些词汇很难自然地串到主题当中,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同类词衬托的方式,利用同类词进行烘托,从而使表达更加自然。

    例如,在本题目中要串玫瑰花一词。示范一:“厨房后面的玫瑰花已经凋谢。”。

    示范二:“厨房后面的玫瑰花、月季花以及其它叫不上名的小花都已经凋谢。”。

    在第一例中,串“玫瑰花”时显得非常刻意,而第二例中由于有了“月季花”和“其它叫不名的小花”的衬托,串“玫瑰花”时就显得更加自然。

    三、发散思维

    将给定词汇合理联系起来的一个方法。即对给定的词语,进行思维发散,将其融入到一个合理的具体场景中。

    例如:“冬天到了,小河边的玫瑰花、月季花以及其它叫不上名的小花都已经凋零。太阳斜照着从云缝里射出几束光芒,黄昏的森林显得非常静谧。刚刚当选为森林国王的啄木鸟带着几个随从来到森林超市。它要为星期天即将举办的庆祝大会准备厨房用品。

    这样的发散思维将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融入场景中,就可以轻松实现串联。以此为框架,完善其中的内容,对啄木鸟进入森林超市后的事件或者即将举办的庆祝大会进行修饰,这样就可以使故事的主题更加突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串词编故事,没有唯一的思路和方法,大家可以放开思想束缚,写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再说第二个问题——怎样编写童话。

    童话是儿童的语言。就是作者通过大胆的幻想,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在童话的世界里,云儿能说话,风儿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

    既然童话是故事的一种,那自然少不了时间、地点、角色、起因、经过、结果。

    题目中涉及的角色有两个:国王和啄木鸟,根据故事的需要,可以将两个角色合并成一个——啄木鸟国王,也可以添加作者喜欢的其它角色,如小公主、月亮等。

    表示时间的有冬天、星期天和黄昏三个词语。这三个词在时间的外延上有差别,因此要把故事放在冬天这个大的时间背景下,在某一个星期天内发生。

    表示地点的有厨房、森林超市和小河边三个词语,这三个地点中有一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地和矛盾冲突地,另外两个可以做为辅助场景。

    还有一个词是玫瑰花,可以做为故事情节中的一个道具,也可以做为环境描写中的一个陪衬。

    有了这些前提,接下来的事就是采用拟人手法,将动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人的生命、人的言行、人的情感,让它们代替人,去生,去活,就有了故事。除了有人的生命和情感,还可以有人没有的神奇力量,有强大的某种能力,由此,故事变得更新奇,更炫酷。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要多一些曲折,多一些“折腾”,故事就更加吸引人了。

    至于啄木鸟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就由着孩子们放飞想像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