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彼岸

2018-10-23 00:00 发布

乌海市第十中学  11年级 / 马超 2290 0 1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题记
       恰逢年少时,不敢妄言一生,但回首来时的路,却或许并非坦途,这一路或是哀伤,或是欢畅,胸中又有多少梦想淌徉,志存高远,亦或胸无大志,但梦想总是要有的,或多或少是要有的,而这一路,又有多少梦被搁浅、遗忘••••••
       梦啊,是与生俱来的,大概只有襁褓中的婴孩没有梦,因为他除了母乳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诉求。后来你认识了这个世界,逐渐与它相融,你方才知道,这个世界太是缤纷,有太多东西想去拥有。幼儿园里的你,想要拥有一套玩具,那可是朝思暮想的“珍宝”啊,谁知几天后这梦也不知去往何方——忘了。进入小学的校门,同学多了,你看,他们几乎每人都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我也想拥有,爸妈却说不安全还是步行得好。你暗暗地不平,一段时间后便作罢,反正没有,日子还是一样。过中学的生活似乎更奢侈,你看,同学手里的苹果到身上的阿迪,脚上的耐克,在你眼中熠熠生辉,你明知不可得,可却还是梦想着去拥有。这社会,这个大熔炉,可以容纳八方人,无论善恶真假,当你踌躇满志地走出大学校园,梦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时,可曾会想到当年棱角分明的自己硬生生地被生活磨圆;越到后来,梦似乎越少,所能拥有的反而更多: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健康的孩子,一生不离的陪伴••••••就在从梦的此岸到达现实的彼岸之中,无数的梦已被搁浅。

5bc00c831537a.jpg


       人不是菩萨,固然不能“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而人的梦正如《书谱摘句》中所言:初求平正,后进遒疾;遒疾之后,复归平正。为何我们越到后来,梦的愈少,得的愈多?根源就在乎之前的梦,越想得到却越得不到,现实强迫着你睁眼看世界。反之,如果之前想拥有的都能拥有,那么想拥有的,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只剩失落。
       梦有大小之分,却无对错之别。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大梦;陶渊明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小梦。梦啊,它虚幻而又真实,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它吸引着你去追逐。它一直在彼岸,在你可远观的地方,它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梦,它渡了你追到现实,它便被搁浅了。这几乎是一定的。就像是渡河的船,过了河去,船便无用了:“如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和,何况非法。”
      幸好,一路有梦相伴,人生并不苍白。现实即是如此,它让我放下太多的幻想,也搁浅了梦。如此亦是美好;回顾被搁浅的梦,“到乡翻似烂柯人。”岁月,静好;似水,流年一梦,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