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爱读书的氛围中成长

2020-07-12 07:43 发布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 吴珂萱(指导老师:付红波)

在喜爱读书的氛围中成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还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 营造全社会的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可小视,好的家风利家利国利民。 说起家风,在我家虽然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每个人也不会把“家风”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我知道家风并不一定要书面化、固定化,它应该是一种精神与品德的传承。家长虽然没有说,但他们一言一行无时不在为我树立着榜样。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家不算家风的家风吧! 我的家在外地,从两岁开始就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见惯了两位老人一有时间就捧着书学习的形象。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呀呀学语时就对书本情有独钟,三岁时我开始看一些图画类的小书,上幼儿园时我已能看懂图文并茂的幼儿书籍了。 爷爷常对我说,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会受益终生。他从自己小时候没有上过几年学,是通过坚持读书才提高了写作能力,继而适应了工作需要的经历,鼓励我要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坚持多读书、读好书,要求我不光要读书,还要记好读书笔记。 奶奶也不时和我唠一些有关读书的事情,她对我说:“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条件很差,得到一本书非常不容易,那时候对读书我们真是如饥似渴,你可要珍惜现在读书的好条件啊。” 在他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我逐渐明白了读书的益处,也喜欢上了读书学习。现在,我每天在课余时间都坚持读一个小时的课外书。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我发现通过坚持读书,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孩子一些好习惯的养成,与家中的氛围有关,我感到,自己喜欢读书,肯定是长辈们影响的结果。 这种氛围应该就是家风吧,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家风”,对此我深有同感。 我想,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家的家风会被不断充实与更新。这些规矩需要每一个成员去践行,并且代代相传,千千万万条家规的传承才会使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