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母亲节 ——感恩...
靳蕙聪
2019-10-10 10:41 发布
这几天一进家门,首先听到的是蛐蛐的鸣叫声,寻声望去,哇,地上的小瓶子里,装的是我和爸爸的“掌上明珠”----蛐蛐。我家的蛐蛐就是我和爸爸最成功的杰作,因为它们是我们亲手孵化出来的。每年秋天,我们把优质的蛐蛐繁殖,然后把装有蛐卵的泥土放在瓶子里,放在阳台外的角落里,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它们便渐渐孵化并从土里钻出来,刚开始像小蚂蚁那么大,肉墩墩的,非常可爱。经过四次脱壳蜕变,慢慢长大。 蛐蛐儿喜欢吃小嫩草叶,尤其是蒲公英叶子,还爱吃各种水果,但最爱吃的是玉米和花生。每次开饭时,它先是围着吃食转几圈,然后猛地扑上去,张开大嘴猛咬,还隐隐发出咔嚓声。 蛐蛐的脑袋油光发亮,一对长须又细又长又黑,它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探路。如果一只蛐蛐没有眉毛就等于残废了,寸步难行,那是十分严重的事呢!它的眼睛呈棕色,又圆又亮,灯光一照,闪着水晶般的光芒,黑芝麻似的十分漂亮,但它的视力十分微弱,几乎全靠眉毛来探路。那俩粒“黑芝麻”下有条细小的竖缝,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竖缝两边是两个深红色像夹子一样的大牙,蛐蛐吃饭打斗全靠的是这两颗大牙,这大牙可真是“功不可没”呀! 它的脖子又粗又宽,像个大围脖,我想这么热的天它也真够暖和的。雄性蛐蛐的脖子后面有一对带有花纹的薄翅,两翅摩擦可发出“蛐蛐”的鸣叫声。 蛐蛐和所有的昆虫一样,胸前有六条对称的腿,前四条有支持身体和爬行的功能,后两条又粗又长的是大腿,有蹦跳的功能,蛐蛐能蹦那么高,全亏了后腿呢。大腿的后端是蛐蛐的腹部,在尾端还有八字形的尾须,尾须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来感知蛐蛐身后的动静和温度,并随时为蛐蛐报警。 蛐蛐生性好斗,这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情。但也只是雄性蛐蛐好斗,雌性的是不斗的,而且也不会鸣叫。斗蛐蛐是我的课外娱乐之一。这不,今天俩位将军又大大出手了,他们先是眉毛碰眉毛,接着大声鸣叫身体前后抖动又各自张开那对大夹子,身体扭动咬在了一起。它们在罐子里,你来我往不停的翻滚着,大声鸣叫着,不到四个回合便胜负分了,我定睛一看,唉,又是爸爸的大将军赢了,我的二将军痛苦地蜷缩到瓶子角落,可能在偷偷哭泣吧!这时,大将军振翅高歌不停地抖动着身体、煽动着翅膀,耀武扬威一副胜者的姿态。我暗暗想:爸爸的大将军总是这么厉害,一定是《促织》中成名的儿子转世的吧! 有时候蛐蛐跑出来,把胆小的妈妈吓得哇哇大叫,抱头鼠窜,把我和爸爸逗得哈哈大笑。我家常常都处在这样一个欢乐的氛围中。每晚蛐蛐们就用“琴声”为我催眠,伴我入睡,我真喜欢我的掌上明珠--蛐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