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曲·越调【天净沙】...
薛爱冬
2021-01-18 23:09 发布
母亲生于一九三二年正月二十七,病故于二零一九年正月二十六,享年88岁。 母亲生育儿女时,流血受难。在和父亲抚养我们成长中,正是全社会每个家庭缺衣少吃年代。六零年,村子里有些人家有粮食时不知节省着吃,结果青黄不接时,没有了粮食,有人被活活饿死。我家孩子多,粮食也很紧张,但母亲秋天会把葫芦切成片晒干保存起来,然后和面粉和起来吃,或者熬粥喝。在母亲的精心计划下,我们一家人挺过了三年大荒年。母亲为了能穿暖,每天白天劳动,晚上煤油灯下,缝缝补补,一缝就是大半夜,即使坐月子时也没有停止缝衣做鞋,因此还落下了病根。大集体时为了多挣些工分,母亲一天都不舍得耽误,临产时还在出工。母亲为儿女,为了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千辛万苦,毫无怨言,不求任何回报。母亲所做的一切看似平凡,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母爱的伟大。母亲,我们的好妈妈,您的养育之恩比海深,比山高,我们怎能忘记? 母亲一生中遇到过许多困难,缺衣少吃,饥寒交迫。遭遇多次打击,一儿一女夭折,父亲年轻时生病,10年前离他而去, 但是母亲从未向困难低头,没有被不幸击垮。 母亲在与疾病抗争中表现的无比坚强。母亲30多岁时,接连几个子女的生育,气血耗损严重,体质下降,病痛不断袭扰,尤其乳腺上的一个粉渣瘤,因处理不当,反复感染,疼起来直调眼泪。由于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治疗,母亲被这种疾病折磨了两三年。后来在好邻居的帮助下,又偶遇一位江湖良医,才把她的病治好,身体才渐渐好起来。母亲82岁时,在宁夏银川附属医院做直肠息肉切除手术,大出血,昏迷了两天两夜,在医生和我们万分焦急、担心时,母亲战胜了死神,醒了过来。出院后,在小女儿精心伺候下,不到半年,身体恢复了硬朗。87岁时,母亲因身体不适,在巴盟盟医院住院医治,医生告知我们无法治疗,剩下的时日已不多。可是,母亲又靠自己顽强的意志,以及在儿女们精心护理下,生命延长了四个多月。不幸的是,这一次尽管母亲也很坚强,没有挺过来。最终重病,耗尽了她所有的精血,让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88岁。母亲,您的坚强我们怎能忘记? 母亲对子女的教育非常有智慧。对我们从来没有过多空洞的说教。她用温和的性格,坚韧的毅力,勤劳简朴的持家风格,一生无私的奉献,默默地影响着我们。从她良言善行中,我们明白了怎样做人,怎样尽到家庭的责任,怎样与邻里相处,怎样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在她老人家高尚的品行的感染下,我们七个子女爱憎分明,助人为乐,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与时俱进,过上了幸福生活。 7个子女成家以后,母亲在与他们各自的小家庭相处时,也极具智慧。时常提醒儿子要善待媳妇,女儿要勤俭持家。儿女们哪有十全十美的,但是即使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有了错,母亲从来不去指责,从来不埋怨,总是用她宽大的胸怀包容着孩子们的不足。晚年,子女争着赡养她,她不管住到哪一家,总要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80多岁了还为儿孙绣鞋垫,哄重孙。每个家庭因她的到来充满了温馨。母亲时常把儿女们聚到一起,教育子女们要团结。在母亲这颗智慧之福星的照耀下,我们兄弟姐妹互帮互助,亲情浓厚,形成了一个有良好家风,令人仰慕的大家庭。充满了智慧的好妈妈,我们怎能忘记您? 母亲德高望重,深受亲戚乡邻的尊重与爱戴。获悉母亲生病后,她的侄男旺女,社里乡亲们都纷纷来探望她老人家。特别是同村94岁高龄的何桂香老人家,听说母亲生病了,在儿子的搀扶下,从二十公里外赶来看望了她。得到了众人的关心,母亲很高兴、很欣慰。我们也很感动,同时深受启发,一定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妈妈,我们怎能忘记您这位德高望重的好妈妈? 再多的回忆,再多的语言都表达不尽我们对母亲的怀念!愿妈妈在天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