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2021-01-15 00:06 发布

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五小学 / 薛爱冬(指导老师:)

2007年9月23日,刚过了82 岁生日才一个月的父亲大人,病了半年之久的身体虚弱到了极点,虽经120救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但终因年老体衰,抢救无效,于11点10分,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离开了我们。大地用丰收的果实,苍天用广阔的胸怀接纳了这位曾经是那么热爱这片蓝天,热爱这片故土,故土的一草一木,热爱每一位亲朋好友的老人。 父亲,于1926年7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7岁随祖父步行千里,翻山越岭来到大后套。从此,定居在了河套平原。父亲兄妹6人,子女7个,孙子外孙14个,重孙10个。他在8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创建了一支勤劳朴实幸福和谐的薛氏大家族。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父亲六岁就由我的祖父领着开始了种瓜点豆的劳作,12岁起给人家打短工,成为了协助祖父养家糊口的主劳力。成家之后,养育了我们7个子女,与母亲一起用勤劳的双手供我们每个人读书识字,成家立业。父亲一生从没间断过劳作,即使81岁高龄的时候,他还种蔓菁,做红腌菜;割珠玑,栽扫帚;砍柳条,编箩筐;种果树,卖果子······儿孙们多次劝他老人家别干了,享享清福吧,可他老人家总是说:“我喜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干活不图钱,只是想活动活动筋骨,从劳动中取取乐。”父亲经常不无惋惜地说,自己年轻时没有赶上现在这么好的政策,自己如果再年轻20岁,他还要好好种种地,多收获一些粮食,多挣些钱,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父亲用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从没向儿女们要过一分钱,即使儿女们孝敬他老人家给他钱都会被拒绝。 父亲非常疼爱我们。记得小时候,家境贫寒,家里只要有一点儿好吃的,父亲都舍不得吃,总会留给孩子们。孩子们长大成家立业,另立门户后,只要一回来,他就亲手给我们宰鸡杀羊,炖肉。每次炖肉榨骨头时,他是不允许别人插手的,因为他担心别人把骨头剁不好,我们吃上骨头渣。每年春节,父亲会准备充足的年货,让我们吃饱吃好后,在我们返回时再带上。这份沉甸甸的父爱怎能让人忘怀?在子孙后代生活遇到麻烦时,父亲会牵肠挂肚地睡不好,吃不香。他直至弥留之际,仍惦记着所有的子孙。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父亲也是不轻易掉眼泪的。我见父亲掉眼泪是一次教育大哥时,大哥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在外喝酒,而且一喝高就与嫂子吵架,总让两个孩子担心。那一次,父母金婚纪念日,我们要为父母亲庆贺。大哥和两个孩子来了,而嫂子没来,当父亲知道大哥又因喝酒与嫂子生气后,开始教训大哥。他老人家说的说的就落泪了,弄得我们在场的人也都落了泪。我知道,那是父亲担心大嫂生气,大哥身体健康的泪,是心疼他两个孙子的泪。从那以后,我们兄弟姊妹七人,努力经营自己的日子,即使家庭生活中产生了一些小矛盾也不敢让父亲知道了,免得他老人家再为我们担心落泪。 父亲疼爱我们还体现在对我们的教育上。父亲经常教育子孙后代要遵纪守法,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每当我们大家族聚会时,父亲就会借此机会给儿孙晚辈上一堂思想政治课。那句“人犯王法身无主”是每次必说的,而且每次说完都会提高音量地问我们记住了吗?我们回答记住了。如果我们中间有人声音不够洪亮,父亲还会再三地问:记住没!我知道,这是父亲教育子孙不要走弯路,不要做犯法的事。有了他老人家严慈相济,谆谆善诱的教诲,我们这个大家族人丁兴旺,和睦相处,人才辈出。家家日子安定,生活蒸蒸日上。 父亲一生非常正直,从不占别人一丁点儿便宜,即使晚年卖自己用汗水换来的庄稼的果实,用双手编织的萝头筐子、扫帚,总是亏了自己,不让别人多花一分钱的。父亲不仅对家人好,对外人也充满了爱心。父亲曾用他的针灸技术无偿地救活过多位急性病人;曾无私地资助过生活比较困难的亲朋好友;曾热心地帮助过逃荒落难者,为他们提供吃住,帮助其成家立业;村里的老人去世了,他会主动过去给死者穿老衣,剃胡子,净身。正因为如此,在他老人家生病期间,有许多人前来看望他。去世后,有许多人来吊唁。可以说,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我们一直以有这样一位父亲而自豪。父亲虽然不识字,但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早些年,一有时间就通过收音机,后来有了电视,通过电视来听新闻,了解国内国外的时事动态。经常教育子女们要与时俱进。父亲对毛主席特别崇拜,经常用毛主席的语录来鞭策自己和鼓励子女们。 父亲手特别巧,他会做许多农具。他会做石磨,会做豆腐,会做许多好吃的。在我们眼里,父亲是个全能冠军,是个大能人。我们一想到父亲那充满智慧的言行,心里的自豪感特别强烈。父亲的确是一位睿智的老人。他对事情的发展有预见性,对人看的也很准。所以,当我们遇到事情没有了主见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总会向他老人家讨教,往往他的一句话就会为我们拨开迷雾,让我们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有这样一位父亲,我们有了依靠,有了支柱。从依靠父亲这座大山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爱如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父亲当过兵,冒过枪林弹雨,有过出生入死的经历;父亲当过生产队长,赶上了“四清”“文化大革命”的血雨腥风;父亲生过大病,做过大手术;父亲的双亲已过世,两位弟弟也先离他而去;父亲生活贫困过·······但无论是面对死亡、斗争、病魔,失去亲人的痛苦,生活的窘迫,父亲从没畏惧过,退让过,屈服过。他表现出了男子汉最坚强的一面。尤其在他生命弥离之际,仍没有向病魔屈服,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子女的心。他在我们心中那铁骨铮铮的形象更加清晰。在我们心中父亲就是一位充满智慧,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们为有这样一位父亲无上光荣。 从父亲勤劳中,我们学会了用双手去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从父亲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从父亲正直、仁慈中,我们懂得了与人为善;从父亲顶天立地的品格中,我们学会了坚强。父亲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但是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精神财富代代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