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优秀小作家名单及最佳作品展示

发布时间:2019-11-15 31


九级测评题目:


1.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为该城市的符号。长城、故宫、全聚德烤鸭是北京的符号;蒙古包、马头琴、奶茶是内蒙古的符号;黄浦江、东方明珠、外滩是上海的符号;兵马俑、羊肉泡馍、华山是陕西的符号……

请选择让你印象深刻的城市符号,通过介绍城市符号,展现一座城市的美。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命题作文:《写给未来的自己》

                                                      



优秀小作家名单(共39人):



级别姓名学校语种题目测评结果授予荣誉
九级安子晅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汉语天府幽篁96一级小作家
九级高源牙克石市第七中学汉语内蒙古情缘95一级小作家
九级李琦阿荣旗太平庄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4二级小作家
九级豪布日苏布达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蒙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4二级小作家
九级郭雨楠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3二级小作家
九级刘梦瑶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2二级小作家
九级杨子悦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校区汉语景情相融,共盈诗与远方92二级小作家
九级周志涛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2二级小作家
九级楚晓雨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2二级小作家
九级吴谢菲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1三级小作家
九级刘一鸣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校区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1三级小作家
九级南叮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蒙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0三级小作家
九级李琛乌海市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0三级小作家
九级张雅潇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0三级小作家
九级阿丽玛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0三级小作家
九级郭宇轩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校区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0三级小作家
九级董文凯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90三级小作家
九级唐蕾洁乌海市第三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9三级小作家
九级包文静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蒙语我故乡的象征89三级小作家
九级王诗瑶阿荣旗太平庄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8优秀小作家
九级杨圣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8优秀小作家
九级李紫涵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8优秀小作家
九级刘洋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草原灵魂87优秀小作家
九级韩晓雅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7优秀小作家
九级吴晓敏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汉语长城长,北京美86优秀小作家
九级肖奕杰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6优秀小作家
九级于明慧阿荣旗太平庄中学汉语城市符号85优秀小作家
九级孔祥东二连浩特市蒙古族中学蒙语内蒙古的象征85优秀小作家
九级牛峻峰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4优秀小作家
九级刘嘉琪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4优秀小作家
九级尚嘉欣呼和浩特市敬业学校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4优秀小作家
九级薛彬兵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4优秀小作家
九级赵越苏尼特右旗第一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4优秀小作家
九级罗丹艺乌海市第三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4优秀小作家
九级王晓璇乌海市第三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3优秀小作家
九级李佳琪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壮丽,上海83优秀小作家
九级陈诺卓资县逸夫学校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3优秀小作家
九级李思航阿荣旗太平庄中学汉语千年古都,丝绸之路83优秀小作家
九级剌宇博苏尼特右旗第二中学汉语写给未来的自己83优秀小作家


最佳作品展示:


天府幽篁

呼和浩特市启秀中学八(9)班  安子晅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四川,这个如同天府般奇幽险峻,却清灵长韵的地方,成都,是它幽的最美体现。

        是穿过闹市的一弯清溪,倾诉着巴山蜀水的脉脉柔情;是走过巷尾的一杯碧潭飘雪,回荡着竹林里沙沙的竹影;亦是群山环抱下入云的岩壁,领悟着长绝听天上曲的浩渺。长猿啼,蜀水急,映着一抹竹影,空荡峡谷。

        杜甫草堂是成都幽的住所。绕过几间回廊,看到史诗中的一间茅屋。解说员说,当年杜甫草堂已经不复存在,是当地的历朝历代官员一次次重修,缮新,才最大化地还原了本来的样子。走进屋去触摸那冰冷的木桌,看着窗外两人合抱粗的大树,想象着杜甫就是在这间草屋中,日日夜夜听竹看树,那日子虽然难熬,但杜甫诗歌的辉煌何尝不是因此造就的,诗史的诗为这城市增加了一抹历史的沉重。

        诸葛祠堂是成都幽的战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就被撰写在祠堂门上。由不得人不去追忆当年草庐事,皇叔思,联吴计……这个人,是历史中少有的著名隐士和著名军师。据说他早年间已经料到魏占蜀中。但终归是舍弃了幽篁,以山林为扇,以风火为笔,写下了他的传奇。就像《一人之下》所说的:“明知道无可奈何,却无论如何也要去奋斗,去呕血,去与天之抗衡。”诸葛的幽,是那样热血而悲壮。

        青城山是幽的起源,幽的道场。当年道人携酒带童,用山上的幽,炼成一座青城。青城山上到处是“竹柏影”,声声是“间关幽”,众君是“安公子”,亭亭是“宴山亭”。香炉金尾,袅袅沉香。我去的时候,青城山正在举办交流会,清心的声音从山上传来,让人想起南郭子的“天籁”之音。走上老君阁,俯下身去,林海茫茫,徒留一路青石,若隐若现。

        这个时代总是太突兀,信息的爆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但在成都,有杜甫的沧桑之幽,有诸葛的悲壮之幽,有青城的大道之幽,还有熊猫的自然之幽,火锅的热血之幽,川剧的清奇之幽……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个古城,终究还是“青天更多”。只望他年晓风残月处,能见沧海钓叟,举杯品幽。成都,不负“天府之国”,但在我心中,它却亦是“天府之幽”,就像一张符箓,贴在它的心中,成为一种符号,塑成幽篁。


点评:

    文章整体结构清晰,语言优美,读毕,能看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基础。首先,在标题方面,作者引用了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词“幽篁”,而对于成都,亦采用了它的别名,即天府,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显出韵味。第二,在文章结构方面,作者围绕题目中提到的“幽”,以成都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景色为依托,向读者展示出了天府之幽。成都的一溪水、一抹竹影、峡谷峭壁,简单列举几处景观,天府“幽”的意境已然营造出来了。结尾处总结上面的内容并抒发出对于天府之幽的喜爱。情感抒发恰到好处,结尾使人感觉余韵悠扬。

 




内蒙古情缘

牙克石市第七中学九(6)班  高源


        我听过梅雨潭边朱自清绿色的呼喊;我见过杭州西湖边上苏东坡的“淡妆浓抹”;我可以大漠孤烟,手持长剑,体会“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我也能江南船头,绘诗写意,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泱泱华夏,江山如此多娇。

        可这些,却都不曾令我魂牵梦绕,我最为钟意的,也只有这神州北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内蒙古,而在这壮美内蒙古,使我难以忘怀的,也只有这草原上一颗耀眼明珠——呼伦贝尔。

蒙古包中话草原

        来到呼伦贝尔,如不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就犹如主席词中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的意境。而到了这广阔无垠的草原,就一定要到蒙古包中坐一坐,才足以畅谈这草原的美景。

        蒙古包被称作“移动的房子”,它可是这蒙古文化中不得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茫茫草原,游牧是蒙古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可一旦人离开,房子又该怎么办呢?于是,这蒙古包便在勤劳智慧的蒙古人手中诞生,蒙古包拆卸方便,二三人即可搭成,连姜戎也曾在《狼图腾》一书中盛赞蒙古文化,盛赞蒙古包的温情、可贵。

奶茶哈达献真意

        坐在这蒙古包中,如不被主人敬献哈达,如不亲口一尝女主人的奶茶,那的确会使这次旅行黯然无味。圣洁的哈达,醇香的奶茶可以洗去一路的旅途辛劳,让你身心俱舒。

马头琴声望天边

        如果能在夕阳欲坠之时,听到悠扬的马头琴声,那可是再完美不过的了,白岩松曾说过蒙古音乐,骨子中是悲伤的,看着那一点点落下的夕阳,看着那漫天红霞,怕是“天上仙娥胭脂洒,染得天边晚霞红。”那不仅仅是悲伤,是对生灵的敬畏,对万物的敬畏,对长生天的敬畏。那悠扬的长调,那颤动的手指,那沉醉的心情,是马头琴声中的不变真情。是蒙古人心中的文化,是千百年来,草原之上的永恒曲调。无论是慷慨豪放的《万马奔腾》,还是绕梁三日的《朱色烈》,无论是激情昂扬的《牧马人》,还是悠扬动听的《朝霞》,都是这草原岁月的剪影,都是这马头琴声中的真情流露。

        同是呼伦贝尔人的白岩松,也曾在《朗读者》这一节目中,提出自己回到呼伦贝尔,就如同充电一般,他也曾极力邀请董卿,来一次呼伦贝尔,到这里荡涤心灵,洗尽铅华,回归自然。

        我也曾想,究竟为何,这呼伦贝尔草原有如此力量,让人卸下一身疲惫,毫无拘束,毫无紧张。是蒙古文化的热情大方?还是这人间美景给人的放松舒畅?我想,这个问题,需要我用余生时间慢慢体会,慢慢理解,慢慢参悟……在这蒙古盛景——呼伦贝尔,草软,花香,风柔,人美。

        听,马头琴声如此悠扬……

 

点评:

    全文结构井然,标题凝练,选取了蒙古包、哈达、奶茶、马头琴等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深情地描写出草原生活的无拘无束与放松舒畅,草原儿女的热情好客与勤劳智慧。文末以马头琴声作结,意味隽永,淡远清逸,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琴声已在心中响起。

    作者涤去胸中数斗尘,真正用心感受自然,真正与质朴广阔的大草原交流。正如作者所言,草原是有力量的。看着草原上极致的绿色与极致的蓝色在远处相接,一片澄明圣洁,人心无杂念,万事俱寂。人们将内心的幽微之情付与草原。

    作者品得草原意趣,方能以赤子写出草原的千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