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019-03-06 09:53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小作家协会 / 季晔

为什么要谈这个事,因为我一直信奉这样一个观点,写作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因此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他自己主动去写、去悟,才是作文教育的根本出路,所以这篇文章最好只与语文教师讨论,学生们可以略过不看。 其实学生写作没有积极性不能全怪学生的觉悟不高,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组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写作没有读者。 开商店的人如果没有买家,估计这样的商店寿命不会太长。演戏的人如果没有观众,想必他不会演得太投入。同样的道理,写作的人如果没有了读者,他的积极性从哪里来呢? 目前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老师,如果老师批改作文再不认真点,写一个“阅”字了事或随便写几句不关痛痒的评语,那么学生写作文其实就成了一个人的独白,对于这样的写作,想提起激情恐怕很难。 有许多作家,其实他们走上作家道路的开始可能只是因为老师在班里读了一次他的作文,从此他爱上了写作。目前《小作家》已经出版了近300期,以每期发表学生的作文40篇计算,也将近发表了12000篇作文,扣除同一作者的作文,也至少发表了6000位小作者的作文。虽然我们没办法详细了解这些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发表在《小作家》杂志后从而与文学结下了多深的缘分,但是从后来出版个人专集的包头九中的贺静炜、呼市实验中学的王超、集宁一中的吴娟、牙克石林业二中的孙之贻、科右中旗二中的白岩松这些同学,他们后来能具备出版专著的成绩其最开始的动力也仅仅是在《小作家》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一篇文章,从而爱上了写作。 因此创设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的作文不再是一个人的独白,让其有真正的读者,是作文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班里的墙壁上开辟一个作文展示园地,我认为是一个最经济最可行的办法。据我了解,目前许多班级也有这样的园地,但是多数只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展示,我所说的还不是这样的做法,我的想法是让所有的学生作文都展示出来,让所有学生的作文都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去阅读。同时在每篇作文的下方留出一小块地方来让其他同学给这篇作文写感想,提修改意见。这种互动式的交流,多元化的信息交换,使读者也成为了作者,而作者也成为了读者,因而读者与作者同时成为这篇文章的共同创作者。这种有特别的读者对象,会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我想这样的方法即使在农村学校也可以实现。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组建一些学习小组,在小组内,所有成员的作文均要发给其他成员去阅读,去提意见,这种一起写作的讨论式学习,会促进彼此的写作能力。 这些方法不受限于条件,因此我觉得在内蒙古这个地方可能有着比较大的实用价值。 对于有条件的一些学校,可用到的办法就很多了。比如鼓励同学们开设自己的网上博客,在更大范围内寻找作文的读者;鼓励同学们收集自己一定时段内的作文装订成册,或馈赠亲友,或自己收藏;鼓励同学们多向校园广播站或其他知名媒体、网站投稿;学校拿出一点经费办一张校报、班报;定期编辑一本学生作品集;选择性地加入一些高层次的青少年文学社团;选择性地推荐学生参加一些正规竞赛等等。比如咱们的小作家网,就为所有会员均开辟的一个免费“网上作文本”,其实这个功能与博客非常相似,惟一不同的是小作家网上的“网上作文本”可以选择公开发表还是私藏,如果选择公开发表,那就是一个网上博客。刊登在这里的作文自然会有许多的读者。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各地还可根据客观条件想出一些其他的方法,我想说的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能达到让学生的作文有了读者这样的效果,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二个问题:评价体系不完善 不管承认不承认,中国目前的教育就是一种应试教育。因此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尺,作文也不例外。目前流行的作文评价方式是分数加评语的方式,这一方式从学校的层面上说,可能也是比较实用的模式,问题在于这个分数怎么给,评语怎么写。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各学段写作能力的目标其实说得很明白,以小学3-4年级为例,课程标准是这么描述的:“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个阶段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要求是“看到周围的事物能留心观察,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不拘于文体、结构和格式。对于这个目标要求,我认为是比较客观的,是尊重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因此,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作文,老师的评价应该着重于学生是否打开了观察的思想闸门,是否对于自己的见闻、感受或想象做到了有话可说,而对于结构的完整、语言的顺畅则不予评价。这样学生的训练注意力自然就不会放在所谓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这些比较高的要求上,就不会被写作的条条框框束缚了思维,就不会对作文产生“怕”的心理障碍。我看过一些学生作文本上老师的评语,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几乎从一开始就是“语言怎么样,思想感情怎么样,结构怎么样……”,我感觉这样的评语无异让一个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孩童学习跨栏,其结果是跨栏没学会,连走路都恐惧了。 至于打分,我的观点是要不吝啬分数,要给学生高分。比如从90分起评行不行?每次班里的作文敢不敢打出一半左右的满分?我知道现在语文界对于给作文打满分是非常谨慎的,其理论基础无非是文无定法,艺无止境,作文的满分意味着文章已经完美了,可是这世上谁敢说哪篇文章是完美的?我非常尊敬的巴彦淖尔市教育局赵鸿业老师,他给学生的一个评价标准是:只要你天天写一篇文章,而且抄写工整,就给你满分。结果是他的许多学生从此爱上了作文。我想我们的作文评价不同于文学评论,我们的目标是调动学生自觉的写作热情,所以是不是可以摈弃那些思想中就在于作文是否完美的桎梏,让作文的评价与教学目标更贴近一点,而不要与文学评论扯得太近了? 概括起来说,就是两句话:分数要高给,评语要放低。 2006年,小作家协会提出了一个写作能力等级评价的概念,也就是说根据青少年学习写作的规律和阶段性目标要求,将写作能力分成了12个等级,并且已经成功地组织了25届写作能力测评,由于其专业的评价水准和绝对的公平、公正和透明的运作体系,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这里我不想谈这种评价方法是否具有推广价值,能不能为社会所公认,我只想透漏这样一个数据:参加过低级别测评之后的学生接着要参加高一级测评的约占总数的70%以上,这能说明什么呢?至少说明学生为了获得高级别的写作能力认定,需要认真地多练几篇作文。因此,这种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有助益的。 长期以来,对于作文能力的评价一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文难以进行量化的评价,一种认为作文能力完全可以量化;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两种看法都失之偏颇。如果说作文能力不能量化,那高考卷子怎么判?如果说作文能力可以量化精确到数字后的小数点,我觉得也不符合作文教育的规律。因此,我们的探索就是要寻求一种作文评价尽可能系统、完整、科学的方法,既对作文能力进行量化评价,但又只是大致范围的量化评价,对应中小学生作文水平发展的各个阶段,做出正确的等级测评。从学生层面上说,既可以寻找到自身写作能力的参考坐标,也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尽管目前我们的这一测评结果至今还没有在任何教育招生中得到采信,但其在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方面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生命力。随着这一评价体系的日益深入人心,我相信有一天当“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寿终正寝的时候,作文教育的评价体系也会逐步走向成熟和科学。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这件事,我想到的其他问题还有:作文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作文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定位等等,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数了,而且这些问题可能也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辈的能力所能搞定的,但上述两个问题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条件稍好一点的城市学校,都是可以立即操作的,这与科研无关,与学校条件无关,只与校长或语文教师的观念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