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词话》有感

2019-09-15 19:02 发布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 李蕙林(指导老师:赵红梅)

读《人间词话》有感 词以境界为最上。 叶嘉莹先生在《人间词话》七讲中说过词的境界有造境,有写境,但二者颇难分别。因为大诗人创作出的境界必然是合理的,而大诗人写出的境界,亦然是他们所想的结晶。所以创造出的境界字字精湛,写出的境界也必然句句合理,这二者互给互补,就会出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一种更高词曲境界。 "有我之境"指以我观物,万物皆由我定。就像"黛玉葬花"时,落花残红本是美丽的,但当时黛玉心情低落,在她眼中的落花就添了一丝凄楚。于是就有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叹。古人写词时,多写"有我之境"为多。有我之境,多为动态,但动态中又有一丝安逸,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山去","飞"字虽是动词,但这种境界中营造的却是安静凄美的氛围。动,不一定是喜;静,也不一定是悲。 "无我之境"指以物观物,天、地、人浑沌不清。不清楚什么是人,什么是物。但人物又维妙维肖,亳不凌乱。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看会误以为是诗人的视角,但"采菊"又让"东篱"和"南山"中多了另一种联系,似乎是以"采菊"这个主题展开诗篇的。"无我之境"以静态为主,但静态中又有一丝欢乐。"采菊"就是一个例子。 凡是自然中的景物,互相有关联,也有限制。词曲中的妙就妙在可以将景物中的一切理顺,这是一种境界,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